撰稿|行星
来源|贝多财经
近日,深圳市尚鼎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尚鼎芯”)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金联资本为其独家保荐人。
据招股书介绍,尚鼎芯是一家无晶圆厂功率半导体供应商,专门从事定制化功率器件产品的开发及供应,用于安装在终端用户最终使用的电气设备及电气产品的电路板上,旨在实现特定性能或优化该等产品的功能。

事实上,近年来消费电子市场的需求趋于疲软,叠加供应端的竞争加剧等因素,尚鼎芯的业绩表现实际呈下滑趋势,手头现金也并不算宽裕。在此情况下,尚鼎芯仍选择冲刺上市,并在IPO前进行了大额分红,不免令人心生疑虑。
诸多不确定因素下,尚鼎芯本次上市前景几何?
一、需求减弱,主营产品量价齐跌
天眼查App信息显示,尚鼎芯成立于2011年10月,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目前,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为4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刘道国,主要股东包括刘道国、朱广良等。

尚鼎芯在招股书中表示,其提供的主要产品为MOSFET(金属氧化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即一种用于放大或转换电子信号的晶体管,此外还有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以及运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GaN MOSFET和SiC MOSFET产品。
据介绍,尚鼎芯提供的产品能够满足包括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新能源及储能以及医疗设备在内的各个行业的严格要求,应用于扫地机器人、手持电动工具、无人机、LED照明、户外储能等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尚鼎芯的产品实现了高效的电源管理及信号放大,并取得了不错的商业成果。近年来该公司来自MOSFET产品的收入均以亿元为计,占总收入的比重也维持在99%以上,是支撑该公司业绩的核心产品。
可以说,尚鼎芯的MOSFET产品已在市场中形成规模效应。但从增长的角度来看,该产品的销售额实际有所下滑,由2022年的1.67亿元降至2023年的1.13亿元,2024年虽然回升7.5%至1.21亿元,但仍未恢复到两年前的水平。

尚鼎芯解释称,MOSFET产品收入的减少,主要是受到经济周期波动影响,产能增加及疫情后经济复苏缓慢,SGT MOSFET、沟槽MOSFET等产品的需求锐减,存货过剩,最终导致市场供需错配。
更不容乐观的是,上述不利因素还使得原材料价格普遍下跌,因此尚鼎芯MOSFET产品的平均售价也呈下降趋势,SGT MOSFET平均单价由2022年的0.60元降至2024年的0.46元,沟槽MOSFET的平均单价也由0.62元降至0.45元。

另有业内人士在接受“创投日报”采访时表示,2024年碳化硅行业进入供过于求阶段,中国产能较2022年增长3倍;2025年全球SiC衬底需求量约250万至300万片,而有效产能达657万片,竞争加剧将推动碳化硅MOSFET价格下降。
尚鼎芯表示,由于MOSFET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汽车应用和可再生能源系统,因此市场对其需求大幅增长。益普索发布的行业分析报告显示,中国MOSFET市场2019年至2023年按照13.9%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但在经历前几年的快速增长后,中国MOSFET市场正过渡至新阶段,即便各个下游应用领域的持续需求、MOSFET技术进步的推动等利好因素犹在,未来数年的市场增长率将有所放缓,预计2024年至2029年的复合增长率为6.0%。
另需注意的是,中国的MOSFET制造业高度集中,目前市场上制造商超200家,前五大制造商2023年的销售额约占市场份额的49.3%,虹吸效应显著。相比之下,尚鼎芯同期的市场占有率仅有0.3%。

市场饱和、竞争加剧的大环境下,尚鼎芯未来或将面临更多外部挑战。
二、业绩下滑,现金告急仍然大额分红
受核心产品销售波动的影响,尚鼎芯的整体业绩也呈现出明显的下滑态势,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下同“报告期”)的总收入分别为1.67亿元、1.13亿元和1.22亿元,其中2023年的降幅高达32.3%。

不仅如此,尚鼎芯的毛利也由2022年的9328.6万元降至2024年的6921.2万元;报告期同期的净利润分别为5360.9万元、3101.7万元和3511.2万元,同样在2023年出现了大幅下滑,且至今未恢复至2022年的水平。
按照下游应用场景进行划分,消费电子占据尚鼎芯总收入的半壁江山,但该领域的收入规模却由2022年的1.12亿元下滑至2023年的7111.9万元,即便在业绩整体复苏的2024年,消费电子依旧出现了4.1%的收入降幅,来到6824.1万元。

尚鼎芯表示,2023年消费电子应用产生收入的下滑,主要是由于其主要客户的业务单位进行内部重组,导致其销售关系从该客户转移至另一客户,且由于另一客户需求随着半导体行业的去库存周期减弱,整体订单水平有所下降。
时间来到2024年,由于前述另一客户的订单停止,即便尚鼎芯与该名客户的销售关系因其他客户业务活动的普遍增加而在一定程度上被抵消,但其来自消费电子行业的收入依旧不可避免地下滑了约290万元。
有分析人士表示,由于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PC市场萎缩,终端需求的收缩传导至上游半导体供应链,可能导致尚鼎芯相关客户订单减少,需要通过扩大客户规模来弥补单个客户收缩的需求。
另需注意的是,尚鼎芯的现金储备也不算丰厚,该公司报告期内运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5113.3万元、5077.6万元和2482.2万元;截至2025年2月末,尚鼎芯手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剩1003.3万元。

要知道,成立多年的尚鼎芯并无外部融资记录,过往主要透过营运所产生的现金净额及银行借贷相结合来为营运供资。该公司亦在招股书中称,登陆资本市场、获得外部融资对于实现其业务可持续增长、实施业务策略及未来计划至关重要。
但令人费解的是,在业绩下滑、现金流入趋弱的情况下,尚鼎芯却在报告期内两度分红,2022年和2024年分别宣派股息3249.2万元和5125.0万元,其中2024年的分红额度甚至远超同年3511.2万元的利润规模。

在本次IPO前,尚鼎芯董事长、总经理刘道国直接持有该公司52.40%的股份,并以唯一普通合伙人的身份控制尚晶一号、尚晶二号、尚晶三号和宇拓志承投资合计23%的权益;其配偶吴映灵则通过尚晶投资控制约19.60%的权益。

综上所述,刘道国、吴映灵夫妇合计持有尚鼎芯95%的股份,拥有对该公司的绝对控制权,同时也意味着,报告期内超8000万元的分红几乎都进入了这对夫妇的口袋。这不免让人疑惑,冲刺IPO的尚鼎芯真的缺钱吗?
可以预见的是,尚鼎芯若能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或有望借助外部融资加速晶体管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能力,并拓宽其产品在海内外的营销规模,但其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逆流而上,仍需找到支撑其业绩增长的确定性因素。